苏步青故居观后感700字(苏步青故居游记)

走进苏步青故居,仿佛回到了一百年前的申城老街。这是一个藏着文化底蕴的庭院,历史留存在这些石头和墙壁之中,沧桑的声音从苏步青先生曾经生活的房间之中传来,此时的我仿佛看到了那段时光的历史。
第一段:怀旧情怀
苏步青故居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竹园路92号,是一栋明清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房。苏步青先生是清末民初的文学家、教育家,先后创建了私立德明中学和东吴大学。这片土地曾经是他的一份心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处上海地标,展示着上海百年知名人物苏步青先生的成长经历。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承载着过去的历史,在这里,我仿佛穿越回到了一百年前的上海,感受到了先人们的激情与决心,激发了我心中的怀旧情怀。
第二段:建筑文化的代表
苏步青故居有着非常明显的江南园林风格,细腻,精致,华贵,精美的装饰和庭院都让人感慨古今文化的差异。美丽的建筑也饱含着优美文化,历史和文化借助建筑物的构造和设计,得以保存在这里。每一个楼梯,每一个房间都展现着细腻的艺术,有如诗般的美感。怀旧与现代的碰撞,在这里相得益彰。苏步青故居仰仗着建筑文化成为了代表,并作为上海重要文物受到国家级保护。
第三段: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苏步青故居游览, 我不禁思考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古建筑物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记忆。中国古代建筑材料、结构让人钦佩不已。在与一班朋友的交谈中,得知古建筑水泥都是直接泥和凉水混合而成的,而不是现在那样用水泥砂浆。不知道多少世代从事着繁重的劳动,每一处雕花,彩绘都源自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真正的传承并非是纸上谈兵才能做到,而是要将传统文化凝聚于建筑物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在苏步青故居,不光值得人瞻仰,还应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总之,在苏步青故居浏览的人们,以及每一个关心我国文化传承的人士就应该更好的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否则,这极似日落西山的文化必将在我们的手中消失。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