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混改成功了吗(中国联通混改:成功的试金石还是飞不起来的苍蝇?)
![中国联通混改成功了吗(中国联通混改:成功的试金石还是飞不起来的苍蝇?)](../e/data/images/3star.gif)
中国联通混改:成功的试金石还是飞不起来的苍蝇?
混改背景
在2016年,中国联通当时在A股市场市值仅为8000亿元人民币,远远不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市值,这也意味着联通的发展壮大空间有限。2017年8月聚焦供给侧改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点名实施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组织工作,推动公有制的优化调整,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其中一个试点就是中国联通混改。
混改情况
混改前期,中国联通通过政府引导下引入五家战略投资者,其中包括阿里、腾讯、百度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涉及投资总额781亿元人民币, 占股比为35.199%。2017年10月,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等五家公司出资人足额认购中国联通171亿A股股票,以19.80元/股的价格,总计约340亿元人民币,以及相关发行费用。中国联通筹集了不少外部投资,学习了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加速网络升级,也更好地参与了国家宏大战略。
混改效果
总体来说,联通混改的改革进展理想、效果显著。2019年10月,中国联通披露三季度业绩:营收37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智慧云业务增长达80%,表示混改后联通的前景有了全新的变革。但也有分析机构认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入股为联通带来的不只是资金,而是为联通提供了创新思想和技术,促使联通整体转型,实现业务升级,方向更加明确,如实行5G商用提供数据中心、企业网络服务、智能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支持。
但是联通的股票市值相比其他两个运营商还是有所不及。目前,中国联通的总市值仅约为4100亿元人民币, 而这一数字在2018年达到过7000亿元人民币。再次回归资本市场,或许需要更多创新的形态,更大程度转换人力、财富产出的方式,破坏原有的安排和分配机制,让中国联通有更多的机会做有利于用户的、普惠的、创新的业务。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 上一篇: 中国经济特区分布图(中国经济特区的分布图与发展现状)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