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总是吃不饱的感觉。回想当年我像他这么大的时期,也是同样的。一日三餐好像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当时我们上午课间会有一顿加餐,晚上学习到10点左右,父亲也会给我开个小灶。这个时期身体发育尤为重要。所以这个习惯从我父亲延续到了我对自己的孩子。算是一种疼爱吧。
而对于晚上这顿的加餐,首先要简单,健康又营养丰富。可以是几片面包搭配牛奶再来个煎蛋,也可以下碗面条,做个简单的肉臊子拌面。而馄饨也是我家经常会做到的,一是做法简单,包好后冻在冰箱里,虽吃随煮很是方便。二是我祖籍是江南,父亲那辈来到北京后,依旧保留了一些江南的饮食习惯。而我随生长在北京,但这种习惯也延续了下来。虽然我自身口味比较杂,南北方,清淡还是重口都能接受,但骨子里还是更偏爱江南相对清淡鲜香的口感味道。
所以,对于馄饨,浓香的骨汤是必须的,汤香馄饨鲜美,浓浓的江南风味。当然偶尔也会做四川的红油抄手,只是偶尔,毕竟太过麻辣在北方容易上火。
对于江南饮食,尤其是馄饨和面食来说,汤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江南饮食的特色所在。一碗馄饨的好坏关键,就在于汤。骨头汤是上选,用大骨头剁开后,洗净就好,放入锅里加点葱姜料酒去腥就足够了,不用添加其他的香料,毕竟纯粹的骨汤原香才是最美的味道。
开锅后撇去浮沫,小火慢炖2个小时。如果你想让汤汁更加的香浓,可以把肉剔下来,然后放回骨头再进行二次炖煮,这样汤白味香浓。而且这个剔骨肉蘸上蒜泥醋汁也是一道非常过瘾的下酒菜哦。
馄饨的馅料种类繁多,最为鲜美的就是春天的荠菜馅馄饨,荠菜特有的清香味道融合着猪肉的香,算是江南馄饨的代表了。这个季节已经没有了荠菜,实际可以用小白菜代替,也会有类似的味道口感。当然鲜肉馄饨也是有着重要的地位,纯肉做馅,满满的肉香也是超满足。为了让这种肉香里融合鲜香,我一般会加点虾肉进去。
新鲜的海虾剥出虾肉,去掉虾肠后剁成虾肉泥,然后放在肉馅里。猪肉选用三分肥七分瘦的,口感味道最好。至于虾肉放多少,这个看个人喜好,并无特别说辞。
调制肉馅,有别于常见的饺子或者馅饼包子馅。因为要用骨汤做底,所以肉馅调制的根本就是保留原香和去腥。只用放点盐,糖,胡椒粉,料酒,生抽就好。没有其他类似五香粉,十三香的重味调料干扰,让馅料的香更加的纯粹鲜美。
放糖并不是为了甜口,而是少许糖自身就有提鲜的效果。例如味精,你单独尝一下它是甜的。
放生抽,也是为了增鲜和去腥,生抽并不会影响到肉馅的色泽。
江南做美食,更多的是讲究一种细腻,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互相也要融通合理。例如这个馅料里面不放葱姜,而放葱姜水。葱姜水不但让味道更为细腻,也不会在吃的时候被葱姜颗粒所影响了口感。
调料都放齐后,沿着一个方向搅拌肉馅,让肉馅均匀的上劲。分批次加入葱姜水,先搅拌,最后再摔打,让水分都能融进肉里,这样的馅煮出来口感香糯汤汁饱满不干柴。
对于馅料的口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细腻紧致有弹性的口感,这个需要长时间搅拌摔打,让肉馅成为肉糜。二是相对成团,但没那么紧致,口感软糯入口即化的口感,这种就不要长时间搅拌摔打了,基本成团互相黏连,保留少许颗粒感就好。
馄饨皮,一般都是市场买的现成的,毕竟自己做实在是太麻烦了。元宝造型是馄饨最常见的包法。先取适量肉馅放在皮的中间,窄边抹一点水。
然后对折面皮后捏紧,在一角也抹点水,把捏紧的边向下翻折,然后把两个角捏在一起就做好了,漂亮的元宝造型,也非常简单的包法。
馄饨因为不同单独和面和擀皮,所以包起来很是轻松,一次多包点,可以冻在冰箱里,以后想吃就直接下锅煮,非常的方便。
对于吃馄饨,汤头固然重要,那么碗底也同样的重要。能让汤的味道更丰富。紫菜,冬菜,虾皮,小葱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骨汤,那么再放一勺猪油,那也是极其鲜美的。
馄饨相比皮包也不是完全密封,所以熟起来很快,开锅加两次凉水,馄饨都漂浮起来就可以。
先用滚沸的骨头汤把碗底冲开,提前浸泡,让香味都发散出来。
然后放入馄饨,再浇上满满一碗骨汤,这样一碗地道的江南特色骨汤馄饨就做好了。
作为最为普通的馄饨,做法味道不同地区各有差异,但都代表了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而作为祖籍江南的我来说,这碗浓浓的骨汤馄饨,不光味道鲜美,也是家的味道,父亲的味道。
孩子晚上加餐,煮上一碗,看着孩子一口气吃光,那感觉仿佛自己又回到的童年,舒坦!
把复杂的变简单,把简单的变得更加的漂亮,让漂亮和健康同时拥有,这就是我@呲食塘,一个不拘泥于传统的美食作者,值得你,一个不拘泥于传统的美食作者,值得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