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和资治通鉴区别(群书治要:读万卷书,治千万民)
一、 群书治要注重知识的获取,资治通鉴注重事件的叙述
群书治要是明代吕振中所编写的历史书籍,总结了三国至元朝间的典籍,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知识。群书治要所包含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地理学和医药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相比之下,资治通鉴着重记述各种历史事件,特别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尽管资治通鉴具有众多的历史叙述和分析,但并不如群书治要那样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介绍。
二、 群书治要更加注重对全局的把握,资治通鉴更加突出性格作用
群书治要全书以统领天下为主题,强调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在全局性操作指导下,读者可以看到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西方历史叙述方式的种种反映。群书治要不仅提供了全面的历史记录和各个地方的文化,还试图教导人们如何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然而,资治通鉴更加注重人物的作用,强调各种事件的起因和结果,介绍了许多重要人物的传奇故事,这些人物作为影响中国历史的因素之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染力。
三、 群书治要更具实用性,资治通鉴更具学术性
群书治要是一部实践型(注重实用价值)史书,它为汉字文化圈的读者提供了一种比较立体的历史教育参考。它不是为学术界而写的,而是针对日常大众的通俗读物。因此,群书治要尽可能保留着古代汉字的原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相比之下,资治通鉴更加注重学术性和科学,是由宋代儒学大师司马光编著的大型历史编年体著作,强调详实、准确地记述历史。
综上所述,群书治要和资治通鉴虽同为历史孔子,但在受众范畴、知识价值、阅读风格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群书治要的知识广博性与实用性,注重全局性及礼仪教化方面,能够满足日常应用的学习需求;而资治通鉴则更加针对专业学术群体,具有更高的欣赏和批判性。两种书籍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背景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书籍。 注:本文只是对比,不代表支持或反对一方,文中对群书治要和资治通鉴的介绍仅供参考。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 上一篇: 周林祥宁波教辅处(周林祥宁波教育大咖分享优秀教辅案例)
- 下一篇: 返回列表